发布时间:2025-04-05 01:19:09 来源:新闻新报网 作者:水月
在中国历史上,有哪个皇帝称得上千古一帝?从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开始算起,到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,中国一共有422个皇帝。在这422个皇帝中,有的皇帝建立了丰功伟绩,而有的皇帝则一事无成,甚至成为亡国之君。在那些建立了丰功伟绩的皇帝之中,共有四位皇帝称得上千古一帝。至于其他的皇帝,即使有功业,也和这四位差得太远。第一位:皇帝制度的首创者秦始皇秦始皇,结束春秋战国乱世的皇帝,也是皇帝这一称号的创造者。秦灭六国,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,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自此之后,中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,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也就此拉开序幕。这一功绩,是其他所有皇帝都无法比拟的,因为秦始皇的这一成就,奠定了未来2000多年的社会框架。此外,因为秦始皇的一统天下,中国这个概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深。可以说,如果没有秦始皇的统一六国,那么中国很有可能和西方一样分崩离析,陷入无休止的内斗。此外,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郡县制,极大地加强了中央的权力,分封制也逐渐被瓦解。尽管后来汉朝实行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的制度,但是郡县制自此成为中央掌控地方的政治措施时至今日,中国实施的政治制度依然能够看到郡县制的影子。由此可见,秦始皇在政治制度方面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,甚至至今都有影响。至于统一度量衡、统一文字等措施,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为了抵御北方匈奴的入侵,秦始皇还派人修建了著名的万里长城。这座万里长城和他其他的功绩一样,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诚然,秦始皇执政后期沉迷寻访神仙,也实施了一些暴政。但是,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,是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。第二位:大汉帝国的掌舵手汉武帝汉武帝,汉朝的第七位皇帝,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和政治家。汉武帝最大的贡献,在于改变了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的军事关系。在汉武帝之前,中原王朝对游牧民族基本采取的是防守政策,甚至要通过和亲、进贡等政策维持和平。在汉武帝看来,这些措施是不可忍受的耻辱。在科技不太发达的古代,游牧民族的战斗力是比中原王朝的军队高一些的。游牧民族因为生活习惯和信仰,被誉为天生的战士,骑兵战术十分娴熟。因此,在作战时,中原政权的军队总是吃亏,不得已之下,才选择了被动防守的政策。汉武帝刘彻却不这么认为,他认为“寇可往,我亦可往”。这句话的意思是,少数民族可以办到的事情,我们也能办到。等到汉武帝掌权之后,他培养并训练了大量的骑兵,还选拔了许多优秀的人才。随后,汉武帝发起了对匈奴的征讨之战,经过多次的进攻,匈奴基本被打残或者打废。在这之后的多年时间里,汉朝的北方一直没有太大的威胁,而这一切,都归功于汉武帝刘彻。和秦始皇一样,汉武帝也犯了一些错误,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成为千古一帝。第三位:大唐帝国的代言人唐太宗唐太宗,唐朝的第二位皇帝,参与了大唐帝国的建造,而且还是大唐帝国最有名气的代言人。尽管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,但是唐朝能够建立,离不开唐太宗的东征北战。因为封无可封,唐高祖李渊给了唐太宗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称号:“天策上将”。天策上将的地位在三公之上,有任免官员的权力,基本等于第二个太子。通过玄武门之变,李世民夺得了皇位,成为唐朝第二个皇帝。唐太宗执政期间,解决了北方的突厥之乱,又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盛世:贞观之治。贞观之治在经济、军事、文化、政治、外交等领域,均达到了顶峰。当时,唐朝政治清明,外邦臣服,李世民还因此获得了一个天可汗的称号。如果不是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糊涂,李世民算得上一个挑不出什么大问题的千古一帝了。第四位:大明帝国的缔造人明太祖朱元璋,大明帝国的缔造者,也是中国历史上起点最低的皇帝。别的皇帝混得再差,至少也有口饭吃,但是朱元璋不一样,他的开局是一个破碗。可是就是凭借着一个破碗,朱元璋完成了逆袭,从一个放牛娃变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。在建立明朝的过程中,朱元璋完成了不少壮举,其中最著名的,就是成功完成了北伐。在中国历史上,从南到北的北伐战争,很少有打得赢的案例。即使是武侯诸葛亮,北伐的战绩也是不太理想的。但是朱元璋不仅完成了北伐,而且打得很漂亮,几个势力根本不是朱元璋的对手。相比于上面三位千古一帝,朱元璋的功绩其实略逊一筹,但是明朝建立的意义是很重大的。明朝建立,意味着统治了中原近百年的元朝的覆灭,政权再回到汉族的手中。这个成就,在中国历史上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的。当然,朱元璋在内政上也不弱,他开创了许多制度,对底层百姓也比较关心。不过,朱元璋也有一些不太好的方面,例如过于残暴、过于偏袒自家人。总的来说,朱元璋也算得上千古一帝,他的人生经历,确实算得上一代传奇。参考资料:《史记》《旧唐书》《资治通鉴》《明太祖实录》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相关文章
随便看看